作为无人系统核心技术的深耕者。随着交通基建的逐渐完善,桥梁的“管养”成为桥梁养护的重心,面对83.25万座公路桥梁,其中5000座结构复杂,检测难度极高的特大型桥梁,传统以人工目视、桥检车为主的巡检方式不仅效率低下、存在盲区,更伴随着极高的安全风险。
行业级无人机作业作为飞行平台,凭借其独特的灵活视角,成为解决这一痛点的关键技术路径。然而,桥梁巡检作业环境复杂——紊流干扰、电磁干扰、重载传感器、长距离贴近飞行和悬停等,对无人机平台最核心的动力系统提出了极限要求。而在此梁式桥巡检作业中,E6动力套件凭借其稳定的产品性能和先进的算法,为高端行业无人机提供了卓越的飞行性能与可靠性保障,完成420米长桥梁巡查交付。
项目背景与作业目标
巡检对象:惠州市惠城区田间公路420米跨径简支T梁桥
本次任务选用一台搭配E6动力套件的六轴行业无人机,轴距1300mm,挂载一台MT11迷你四光吊舱。
① 作业规划:分区分级巡检
A区(桥底板):设定自动平行航线,无人机在桥下保持恒定距离飞行,对底板进行全覆盖录像和重点拍照。
B区(支座与盖梁):核心手动巡检区。飞手手动操控无人机,从侧面绕飞至桥墩处,对每个支座和盖梁进行多角度、近距离悬停拍照。
C区(墩台):进行手动飞行环绕和检查。
方案制定的底层逻辑:此方案的核心挑战在于B区的手动贴障飞行。在GPS信号弱、视觉参照物复杂的桥底环境,无人机的稳定性完全依赖于其自身的动力系统性能和飞手的操控。E6动力套件的优越性是实现此高效、精准方案的基础。
② 实战执行:E6优势在巡检作业中的极致体现
场景一:桥底紊流中的稳定悬停—— 动力响应与效率
E6表现:这是E6极致线性油门响应的体现。飞手给出的每一个微小杆量,都转化为精准、可控制的动力变化。无人机没有“抖动”或“迟滞”,实现了“指哪打哪”的操控精度。飞手可以地将无人机悬停在距离支座1.5米的位置,从容调整云台角度进行高清拍照,极高的操控精度直接等同于作业安全性和数据质量。
场景三:突发横风下的快速应变—— 动力冗余与安全
E6表现:E6动力套件强大的拉力提供了充足的安全冗余。在飞手还未及反应时,飞控已感知到姿态倾斜,E6电机瞬间调整拉力,轻松稳住机身,避免了无人机被风吹向桥墩的危险。
在E6动力套件的赋能下,这次对普通梁式桥的常规巡检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:
高效完成:全长420米的桥梁,包括桥面、桥底、桥墩的全方位检查,仅用时6小时便全部完成,无需交通管制。
数据精准:共发现并清晰记录了5处裂缝(最短8cm)、1处螺丝松动,2处混凝土剥落和2处支座疑似病害,数据质量远超人工巡查。
安全可靠:整个过程中无人机表现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E6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充分展示。
在桥梁养护的新时代,效率与安全就是价值。采用搭载E6动力套 的行业机,我们将“无人机只是辅助工具”的认知彻底颠覆:同等任务下,E6带来的力效与推力优势能显著减少起降次数、缩短现场总工时,从而把无人机变成桥梁日常巡检与经常检查的主力平台。思翼科技提供专业桥梁巡检产品解决方案,从产品到服务,从硬件到开发,欢迎交流咨询!
特别鸣谢:思翼科技生态战略合作伙伴:深圳市代代创新科技有限公司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